首页 > 诗文 > 苏轼的诗 > 鹊桥仙·七夕

鹊桥仙·七夕

[宋代]:苏轼

缑山仙子,高清云渺,不学痴牛騃女。凤箫声断月明中,举手谢时人欲去。

客槎曾犯,银河波浪,尚带天风海雨。相逢一醉是前缘,风雨散、飘然何处?

鹊桥仙·七夕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,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。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,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。

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,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。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,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?

注释

鹊桥仙:词牌名,又名《鹊桥仙令》、《金风玉露相逢曲》、《广寒秋》等。

缑(gōu)山:在今河南偃师县。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。

云渺(miǎo):高远貌。

痴(chī)牛騃(ái)女:指牛郎织女。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,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。

凤箫声: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。

时人: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。

槎(chá):竹筏。

银河:天河。

尚(shàng):还。

前缘:前世的因缘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马东瑶.《古典诗词鉴赏》: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,2013.12:第240页

2、曹济平.《唐宋风情词选》:江苏古籍出版社,1991.08:第36页

3、陆襄.《中华传统节日诗词故事》:上海远东出版社,2008.9:第248页

鹊桥仙·七夕创作背景

  熙宁七年(1074年),词人和陈令举坐船游玩,一边喝酒,一边快乐的畅谈,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,为了表达对陈令举的依依不舍,词人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默,陈思思,黄桂月.《宋词鉴赏大全集》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2.09:第151页

鹊桥仙·七夕鉴赏

  这是一首送别词,题为七夕,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。

 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,他高情云渺,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,没有望到家人,自己便飘然而去。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,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,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。

 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,当他回到人间时,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。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,那是前世有缘,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,友人也将随风飘去。

  写送别,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,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,驰骋想象,遨游天界银河,如陆游所说“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”。一般写七夕银河,总是“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”之类的柔情凄景,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,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,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,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。

苏轼简介
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...〔 ► 苏轼的诗(2851篇)

猜你喜欢

答杨银台实夫

明代周伦

华省得高彦,道谊端可即。暌违苦炎热,书记每相忆。

因拟翠微寺,侵晨计登陟。适我绊公事,跻马复停勒。

送刘侍御归台 其三

明代李攀龙

兰台使者出长安,风俗三齐揽辔看。今日殿中玄武仗,须君柱后惠文冠。

弹章气借山河壮,执法秋临节钺寒。傥值东封陪扈从,旧游偏奉六龙欢。

古城田

明代殷奎

仆子中夜起,将牛耕古城。古城古人筑,古城今人耕。

古人谁复在,古城今人平。黄蒿上莽苍,白骨下纵横。

唐昌地理王生求诗

宋代何梦桂

千古青囊破六丁,太原衣钵在心经。

天教文字留心印,世有儿孙振说铃。

荔支 其九

清代屈大均

沉香浦口万枝悬,鹤顶葳蕤浥露鲜。浣女憨妆人共笑,和花插在髻鬟边。

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七

宋代林希逸

万善皆由一念基,学能自悟不妨迟。得他渊默天游处,何异抠衣侍子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