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司


拼音tǔ sī
注音ㄊㄨˇ ㄙ
词性名词

土司

词语解释

土司[ tǔ sī ]

⒈  烤面包片。又称“吐司”

toast;

⒉  元、明、清时期于西北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、由当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。

ruler of Yi nationality in China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称“土官”。 元、明、清 时期于西北、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。按等级分为宣慰使、宣抚使、安抚使等武职和土知府、土知州、土知县等文职。 明 清 两代曾在部分地区进行改土归流。解放后,土司制度已废除。

《元史·仁宗纪三》:“云南 土官病故,子姪兄弟袭之,无则妻承夫职。”
《明史·职官志一》:“凡土司之官九级,自从三品至从七品,皆无岁禄。”
王闿运 《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》:“土司之制,即 蜀 臣 诸葛亮 用 孟获 之意也;归流之制,则 鄂尔泰、张广泗 所秉庙算於 世宗、高宗 者也。”

⒉  指土司官吏所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。

清 李调元 《南越笔记·粤俗好歌》:“东西两 粤 皆尚歌,而西 粤 土司中尤盛。”
吴晗 《朱元璋传》第四章二:“三是在上述两个系统以外,和南部 思普 一带的许多少数民族,就是 明 代叫作土司的地区。”

国语辞典

土司[ tǔ sī ]

⒈  职官名。元、明以来,在西北、西南等蛮苗地区设置由少数民族的首领充任世袭的官职。

《明史·卷七二·职官志》:「凡土司之官九级,自从三品至从七品,皆无岁禄。」

⒉  一种面包。参见「吐司」条。

英语sliced bread (loanword from /toast/)​, government-appointed hereditary tribal headman in the Yuan, Ming and Qing dynasties

德语rösten, Röstbrot (S, Ess)​, Toast, Toastbrot (S, Ess)​

法语toast, pain de mie

分字解释


※ "土司"的意思解释、土司是什么意思由微课业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村里的老汉李永蔚听说这个消息后,特意找到了谢佐,并告诉他自己是青海李土司西伯府李文的后裔,在他家里珍藏着明英宗朱祁镇颁发给李文的金书铁券。

2.从元代以来,特别是是在明代,中央政权对于西北、西南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,采取的统治策略是“以夷治夷”、“以蛮治蛮”的土司制度。

3.土司太太很喜欢听见这种自己少少一点爱,就把人淹得透不过气来的声音。

4.学员出身有农民青年、奴隶,也有年轻的土司、贵族子弟、山官、头人和阿訇、海里凡,还有小凉山的奴隶主等。

5.活佛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,一个劲地对土司太太躬身行礼。照理说,他这样做是不对的。一穿上黄色的衬衫,紫色的袈裟,他就不是自己了,而是众多神佛在这片土地上的代表,但他把这一切都忘记了。

6.我问她:“门开得那么高,难道我们能从云端里出入吗?”,她只好苦笑。“那我们不是土司而是神仙了。”,她的傻瓜儿子这样对她说。她很失望地苦笑,并做出一副要我感到内疚的恨铁不成钢的样子。

7.土司很锐利地看了太太一眼,说:“我宁愿相信一个傻子的话,有时候,聪明人大多了,叫人放心不下。”。

8.散发着令人回味的苹果、菠萝与葡萄香气。由于在法式橡木酒桶酿造而成,因此具有传统的香草与土司面包的混合气息。

9.大兵压境,大势所趋,最后一任土司彭肇槐“造其家口册籍,绘具舆图”,主动向中央和平移交政权,带着子孙回江西祖籍立户,溪州土司制度戛然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