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而后止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死了以后才停止。形容奋斗终身,贡献出一切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天二子之良,将勒营其君,复使立于外,死而后止,何日以来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ǐ ér hòu zhǐ
注音ㄙˇ ㄦˊ ㄏㄡˋ ㄓˇ
感情死而后止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奋斗终身。
近义词死而后已
英语to the last drop of one's blood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逍遥法外(意思解释)
- 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释)
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释)
- 争先恐后(意思解释)
- 三人行,必有我师(意思解释)
- 临危受命(意思解释)
- 十全大补(意思解释)
- 惊鸿艳影(意思解释)
- 鱼死网破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作贼心虚(意思解释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释)
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恶醉强酒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袅袅婷婷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释)
- 声驰千里(意思解释)
- 神不知鬼不觉(意思解释)
- 迷迷糊糊(意思解释)
※ 死而后止的意思解释、死而后止是什么意思由微课业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奇花异草 |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。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。 |
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头干裂,松树老朽。形容历时极为久远。 |
出师无名 |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太岁头上动土 |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。 |
外圆内方 | 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 |
仁义道德 |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 |
三长两短 |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
取而代之 | 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 |
唯物主义 |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 |
归十归一 | 谓有条有理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缠绵悱恻 | 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粗服乱头 | 粗服:粗布衣服;乱头:蓬头乱发。形容不讲究修饰。 |
文山会海 |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。 |
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贪图眼前利益。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性命攸关 | 攸:所。形容事关重大,非常紧要 |
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